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郭台銘語錄--讀書心得

『每一間公司都要做好兩件事情:新產品開發+產銷平衡』
我認為這兩件事是鴻海成功的關鍵所在,本書的五章:速度、人才、彈性、逆境、創新,幾乎可以用新產品開發與產銷平衡來涵蓋,因為做好了這兩件事,鴻海才得以成長到目前的規模。

鴻海創立於1974年,只比我們公司早一年創立,郭台銘的年紀也與董事長相同,可以說是在同一時間的兩個年輕人創業,都經歷了各種逆境與困難,也曾快速成長,雖然進入的產業不同所以拿來比較並不公允,但是郭台銘的許多觀點的確值得借鏡。先前所提的新產品開發與產銷平衡,我認為是我們目前遇到的瓶頸之一,以鴻海來說,幾乎兩三年公司的主要產品就會大翻新,從連接器、電腦機殼、主機板、筆記型電腦、手機、MP3、遊戲機......,今天我們可以有品質良好價格便宜的3C產品可用,鴻海可說是功不可沒,不斷的以規模與管理壓低成本,用速度與產能搶單,總是搶先一步開發新產品,造就今天的鴻海王國。

而對於我們來說,公司目前產品品項有2、3百種,絕大多數是10年前開發出來的品項,以我們小包裝與批發為主軸的策略結構來說,客戶需要什麼就供給什麼,是正常且合理的,過了產品開發高峰期是可以預期的事。然而,市場並非長久不變,相反的,食品是變動最大的市場,雖然我們的主要產品都是基礎食材,如果沒有持續研究、提出產品或服務進入市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想要快速成長無異緣木求魚。近幾年我們有一些有特色的產品,但是市場的反應並非很好,我想除了產品的定位不是很清楚外,我們在消費端的行銷經驗不足應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我們的強項在於能在短時間內對通路鋪貨,但是長期把客戶定位成通路客戶的結果是我們的行銷只及於通路而不及於消費者,缺乏第一手的消費研究對於公司開發新品及新品的成功率將有很大影響,在這一方面,期待公司能加以重視,重新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角度調整組織與人力。

在產銷平衡方面,是公司另一個瓶頸。所謂產銷平衡,要管理的重點是在供給端及需求端,供給端在我們公司指的是採購、研發、生產、倉儲、運輸,需求端指的是『消費者』的需求。長期以來,因為我們把客戶定位為通路,通路訂貨視為交易已發生,實際上,從通路鋪貨到消費者買回家(如果要定義更嚴格的話,可以指吃下肚的時間)中間是有時間差的,而且量必然不等,因而總有退貨發生。以食品而言,還有保存期限的限制因素,情況只會更嚴重。解決之道,必須評估主要通路及各類型、各地區、各品項、各月份的實際銷售,這需要行銷部門與業務部門長期的紀錄與觀察才能得到準確的估計,如果能做到,將是公司極大的競爭力來源。能儘量準確評量市場的需求,在供給端才能產生效率,減少庫存。我認為這才是企業經營難以複製的基本功,改品牌、規格、條碼......的策略只是花式繁複的招數,如果沒有內功支持,效果還是有限。新品上市則是另一個課題,因為一定缺乏數據來評估需求,一種做法是在特定區域選擇主要通路先行測試,並投注推廣資源,累積數據後再決定後續策略,應可減少新品失敗的機率。

讀本書的過程中想起老子曾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意思不是說治理國家像做菜一樣容易,而是即使是治理一個大國,道理也和做菜一樣要按步驟來,才能燒得一手好菜。對於公司的管理來說,我覺得道理也相通。舉例說,開一家好的餐飲店,必須要有好的地點(地區的策略佈局)、食材新鮮(原物料採購)、火喉適中(速度)、好廚師(人才)、菜色常換新(創新)、好的客戶服務(彈性),如此客戶才會源源不斷(訂單)。公司不缺人才與將才,相信我們一定會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

永遠的真田幸村: 企業慎防偽造履歷 - Collablog Portal - yblog.org

永遠的真田幸村: 企業慎防偽造履歷 - Collablog Portal - yblog.org 實例分享:曾經有同事修改在職證明的日期,被發現後丟了工作,還是小心點好!